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查晓明教授团队在Journal | [J] Molecules(IF:4.2)发表题为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ynthesis Proces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Levo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论文,该成果由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及中国民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支持。
盐酸左布比卡因(21),化学名为(2S)-1 - 丁基 - N-(2,6 - 二甲基苯基)-2 - 哌啶甲酰胺盐酸盐,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它是盐酸布比卡因的S - 对映体,在外科和产科手术的局部麻醉以及术后疼痛管理中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从起始原料的可用性和成本效益、操作简便性、绿色环保、设备可及性、工业化可行性、优化的手性合成和安全性等维度考虑,优化和改进了一种更可行的盐酸左布比卡因(21)合成工艺(Scheme 6),这种新方法能克服现有方法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有利于促进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部分实验结果展示
其中为了研究该反应工艺在放大合成中的风险水平,本研究使用js金沙3983总站自动反应量热仪RC HP-1000A和绝热加速量热仪TAC-500A对新方法(Table 2 Entry 14)和原始方法(Table 2 Entry 1)的反应条件进行了风险评估。
部分实验数据展示
本研究中的量热仪器应用
1.自动反应量热仪RC HP-1000A:反应工艺过程安全评估
本研究采用自动反应量热仪RC HP-1000A热流法模式,预校准和后校准功率设置为 20W。按照合成过程并基于指定的物料比,使用约100g中间体5,持续监测整个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精准获取了反应容器内的实时放热速率,反应总热量、合成反应热失控系统的最高温度(MTSR)等热风险参数,对该合成工艺反应热失控的严重程度和工艺危险等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2. 绝热加速量热仪TAC-500A:测试取代反应的热失控特性
本研究将含有约1.0-1.2 g样品的不锈钢弹体嵌入绝热加速量热仪TAC-500A设备中。在50℃~350°C范围内采用经典的加热-等待-搜索(H-W-S)模式,该模式每个目标温度之间的加热间隔为5°C,每个目标温度保持30分钟,检测灵敏度高,能自动检测并精准获取到该反应下的温度和压力实时变化数据,从而计算出该反应的关键热安全参数,为其反应危害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结论
1.使用反应量热法,在两组反应条件下,反应过程中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放热或压力升高。两组反应的最大反应温度分别为77.6°C和77.5°C,均低于溶剂的沸点。
2.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两组反应条件进行了热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均未出现明显的放热行为。但在169.1°C时,原始方法的反应条件出现了明显的压力升高(0.36 Mpa)情况。
该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反应的风险等级较低,对于验证新合成方法在工业规模生产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从多个维度与原始工艺进行了对比,最终表明新合成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安全、质量可控和成本效益高的优点。该研究成果为盐酸左布比卡因(21)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对满足临床需求具有重要意义。